拜天公是什么 拜天公的时间和地点
拜天公:闽南、台湾民间盛行的古老仪式
或许有些朋友对拜天公还不太了解。拜天公,是闽南地区与台湾省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九都会举行。这一天,被当地群众视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备受重视。那么,拜天公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讲究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帝神赐福名网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仪式吧!
拜天公,是闽台地区正月里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除了盛行于民间,拜天公也是东南亚华侨过年时的重要祭祀祈福活动。临近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忙着打扫卫生,制作供品,如红龟粿、发粿等,寓意长寿与团圆。
拜天公的时间一般约在农历正月初九(在厦门、漳州地区),或在除夕(泉州地区)的凌晨子时开始,持续到翌日清晨七点以前。由于天公的神格非常尊贵,越早敬供越能表达诚意,许多信众会选择在半夜先行在家中拜祭天公,再前往邻近的天公庙献敬。
拜天公的地点,可以在家中设置天公炉,也可以前往天公庙。如果家中没有天公炉,可以将神桌设于前门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
在拜天公的仪式中,供桌的设置颇为特别。需设立顶桌和下桌(或前后桌)。顶桌的下方还会系上吉祥图案的桌围,两侧挂上高钱。还要准备代表天公的天公座摆在顶桌中间,中央再摆上香炉,两侧备好烛台。
拜天公的供品也颇为讲究。顶桌的供品以清素的斋品为主,献给最尊贵的天公;下桌则以五牲等荤食为主,献给天公的部属神明。供品中还包括鲜花、蜡烛、茶、面线、五果(如柑橘、苹果等)、六斋(如金针、木耳等)等。下桌的荤食供品则包括全鸡、全鸭、全鱼、全猪、全羊等。
红红的龟粿和大大的发糕,是拜天公中必不可少的吉祥之物。冰糖、春糖、寸枣、冬瓜条等也是祭拜天公的象征物品。传统的“三牲”虽然指的是马牛羊,但闽南人多用公鸡、鱼和猪肉来替代。
除了供品,拜天公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比如制作寿桃,这是一种仿造成桃子形状的食物,染成红色后献给天公。献给天公的银纸钱需要用特别制作的“天公金”,表达人们对天公的敬意。
拜天公是闽南、台湾民间盛行的古老仪式,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通过了解这一传统习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能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完)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