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家里为什么灯要亮 过年习俗有哪些
春节习俗:家中的年味浓厚之旅
大家是否好奇我们家的春节习俗是怎样的呢?不要担心,接下来的故事会带你领略这些传统习俗的魅力。我们都知道过年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但这没关系,只要我们愿意学习,就能避免尴尬。
一、过年的由来
实际上,“过年”指的就是过“年节”,也就是我们现今所称的“春节”。新春贺岁的主要内容包括除旧布新、祭祖、驱邪攘灾、纳福祈年,形式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从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扫尘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或正月十九止,这期间都被称为“过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如果从准备“年货”开始算起,那么大约从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开始进入年关大忙。春节,是个充满吉祥的节日。
二、我们家的过年习俗
1. 除尘布新
这个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这其中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寓意着迎接新的好运和福气。
2.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历史悠久。在除夕之夜,亲朋好友相互赠送礼物,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这就是“守岁”,寓意给家中带来好的运势。
三、夜晚亮灯背后的寓意
对于家庭人丁兴旺来说,没有比除夕夜灯必须要亮着更重要的事情了。这个习俗跟我们年前都爱购买、添加一些碗筷的道理一样。虽然很多时候家里的碗筷足够用,但在过年之前,还是会去专门购买一些,哪怕是放置在橱柜里不用。添加碗筷就是家里增加了人口,除夕夜晚亮灯也是同样的寓意,预示着家庭人丁会旺盛,这是个十分有寓意的习俗。
总结,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我们传承千年的文化载体。通过以上的介绍,希望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家的春节习俗,感受那份浓厚的年味,也希望大家能在春节期间遵循这些传统习俗,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