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第几个节气?寒露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
寒露,标志着秋季的深入,也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随着寒露的到来,天气会逐渐转凉,昼短夜长,温度持续下降,这也提醒着人们要开始关注养生,逐渐增添衣物,迎接更深层次的秋季养生。
究竟寒露是第几个节气呢?它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秋季的第五个,也是标志着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寒露的名字便体现了这一季节的特点——寒冷开始显露头角。每年公历的10月7日至9日,我们便会迎来寒露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
那么寒露节气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
要适时添衣。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特别是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要注意保暖,逐渐增添衣物以防寒气入侵。早晨和晚上的气温较低,需特别注意保暖。
要早睡早起。寒露时节,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的起居时间也要相应调整,尽量早睡早起,以保养阳气。
要注意养阴防燥。寒露后,天气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凉燥症状。此时养生重在预防凉燥,可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还要注重足部保暖。俗话说“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降低,要避免寒气侵入体内。晚上可以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扩张足部的血管,加快血流,改善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
养胃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环。随着天气变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要注意保暖并适时增添衣物。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选择温热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生冷食物。
在精神调养方面,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增多。保持良好的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也是秋季养生保健的重要方面。
适量运动也是寒露养生的关键。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可以选择散步、爬山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运动强度要适中,过度运动反而会增加疲惫感,不利于身体恢复。
寒露养生要注意保暖、调整作息、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适量运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寒冷的冬季。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