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正月初七称为-人日-缘由 早饭要吃七种菜

春节的脚步带来的是繁忙与热闹,尤其是正月初七这一天,被称之为“人日”,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传统风俗。

正月初七,是中国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人日”。这一天,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传说。据传,女娲在创世之初,依次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类,因此这一天被视为人类的生日。从汉朝开始,人们便有了庆祝人日的习俗,魏晋之后,这一节日逐渐受到重视。

在人日这一天,古代人们有佩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晋朝时期,人们开始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者镂金箔为人,贴在屏风上或者戴在头发上,寓意着新的一年里人口平安、出入顺利。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更加隆重。

说起人日的由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他提到正月七日为人日,人们会用七种菜做成羹,剪彩为人或者镂金箔为人,贴在屏风上或者戴在头上。东方朔的《占书》也提到了人日的天气预测,如果天气晴朗温和,则预示人口繁衍安泰。

大年初七的风俗也十分独特。按照古老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在早饭时吃用七种菜制成的“七宝羹”和露天中煎成的“董天饼”。妇女会将剪刻得小巧玲珑的人形饰品戴在鬓发上,既为了吉利,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所谓的七菜羹,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汤,人们期待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初七的“人日”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充满喜庆和祝福的节日。这一天,我们不仅仅在庆祝人类的诞生,更是在传承和弘扬悠久的文化传统。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