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甲演义 序
《奇门遁甲必读经典书籍——〈遁甲演义〉探源》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遗产中,有一部名为《遁甲演义》的书籍,是奇门遁甲术数中的必读经典。此书由明代的程道生撰写,他字可生,海宁人,生活在明朝末年。清代将其收入《四库全书》,足见其学术价值之重要。
《遁甲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奇门遁甲的书籍,更是一部融合了历史、天文、历法、五行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著作。在这部书中,程道生详细阐述了奇门遁甲的义理,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引申。
言及奇门遁甲,其根源皆出自《洛书》。《河图》与《洛书》之名,各有所寓。《河图》以图像呈现奇偶之象,而《洛书》则以文字记载其形。程道生指出,《汉书·五行志》等史书记载的《洛书》,并无图像传下来。现今所见的四十五点之状的《洛书》,与《河图》无异,应当称之为《洛图》,而非《洛书》。
真正的《洛书》之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礼仪制度中的明堂。九宫之法,实源于此,而易纬中的大乙行九宫则为其详细记载。遁甲之法,便是由此演变而来。许多方技家并不知其源,故妄自托名。
《遁甲演义》以九宫为本,配合三奇、六仪、八门、九星,视其加临之吉凶,以为趋避。此书中涵盖了丰富的历律、太乙、六壬星命等知识。其学说之神奇,使人联想到黄帝风后、九天玄女等古代神话。其真实历史起源,可能更早至南北朝时期。
在南北朝时期,有信都芳的《遁甲经》和葛秘的《三元遁甲图》问世。至唐宋时期,此学得以进一步发展。宋仁宗时代,杨维德对以往的壬式理论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自陈抟邵雍引入道家的符篆之法后,遁甲学说逐渐向怪诞方向发展。尽管如此,《遁甲演义》仍有其独特的价值。它融合了道家的符篆咒语,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遁甲演义》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涵盖了奇门遁甲的诸多领域。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以及人文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这部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还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部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藏。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