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女主持人曝光内幕 国脸的十条军规

北京时间5月28日凌晨,央视《新闻联播》的资深主播李瑞英通过短信向巴陵娱乐记者透露,她和张宏民即将告别幕前,退居幕后。对于众多看着他们节目长大的观众来说,这无疑是个震撼的消息。这仅仅是《新闻联播》主播阵容更新换代的最新一步。

从邢质斌、赵忠祥的老一辈,到如今的郎永淳、欧阳夏丹的新生代,历代《新闻联播》的主播都被民众亲切地称为“国脸”。那么,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成为“国脸”呢?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新闻联播》作为央视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其主播岗位无疑代表了央视乃至国家的形象。用郎永淳的话来说,这个岗位的人必须经得起业务锤炼和政治考验,是值得信任的一批人。而从普通新闻主播到“国脸”,至少需要经过10年的磨砺。以海霞和康辉为例,他们在科班毕业后,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努力,终于在2007年正式成为《新闻联播》的主播。

成为“国脸”并非易事。除了外形气质、普通话功底、知识学历等基本条件外,《新闻联播》的主播在相貌上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李瑞英透露,选拔时主考官会要求候选人从不同角度面对镜头,以观察其是否适合《新闻联播》的播出角度。主播们的面容要端庄大方,眼睛有神,但并非要求貌若天仙。有趣的是,鼻子的大小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鼻子太大可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新闻联播》主播的“脸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的。第一代主播赵忠祥、邢质斌是“圆脸”,而新一代的欧阳夏丹、海霞等则多数有“尖下巴”。这显示了审美观念的时代性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观众对新闻节目的信息量要求越来越大。据统计,《新闻联播》中主播们的语速已经达到了每分钟300字的速度。这也是主播们嘴部形态的一个有趣解释——要是“樱桃小口”,还真难应对这么快的语速。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国内新闻节目播音员的语速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的每分钟160到180字,到80年代的每分钟220到240字,再到现在的每分钟要求更高的速度,可见新闻节目也在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满足观众的需求。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