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灯笼有什么讲究-灯笼为什么一挂三年
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为喜庆的节日。为了营造节日氛围,人们会在家中挂上灯笼和贴上春联,这些传统习俗早已深入人心。在挂灯笼的过程中,也有着一些特别的规矩和文化内涵。
挂灯笼必须讲究对称性,高低和距离都需要适中。在南方的传统中,灯笼必须挂在南面,而不宜挂在北面。因为北方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水元素占据的方位,水元素可能会克制好运,因此挂灯笼在南面是寓意着喜庆和好运的到来。挂灯笼的数量也要讲究双数,无论是大门两侧还是阳台上,都需要以双数计算。挂灯笼时最好挂上两个六个或者八个等双数的灯笼,寓意着好事成双。而四这个数字因为谐音与“死”相近,因此不太吉利,一般会避免挂四个灯笼。
在春节期间挂灯笼的习俗中,并没有必须一挂挂三年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父母去世后,孩子需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里有一些关于过年习俗的规矩。在这三年期间,第一年过春节时不张灯结彩;第二年贴蓝色或绿色的对联,但不挂灯笼;到了第三年就可以恢复正常了。而关于碰灯的说法,在过去由于灯笼内点燃的是蜡烛,过了元宵节后两灯相撞销毁便是碰灯。现在灯笼都是用电的了,因此没有碰灯的必要了。在灯笼使用完毕后,我们应该妥善处理废弃的灯笼,可以选择回收卖废品,但要注意不要污染环境。
春节挂灯笼的习俗不仅仅是为了增添节日氛围,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祈愿。在挂灯笼的过程中,人们不仅遵守着一些传统规矩,更是在传递着喜庆、吉祥的寓意。希望通过这些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发扬,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下一篇:没有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