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学专业
风水,这一古老而博大的学问,源自晋代郭璞的深刻洞察。他在《葬书》中首次为我们揭示了风水的奥秘:“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风水,实际上就是寻找避风聚水之地,以凝聚生气的术数。
那么,何为生气呢?《吕氏春秋》告诉我们,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换言之,生气是一种生命力,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一种活力。
风水,便是藏风聚水,水动风生,风生水起。风,是气流之动,流通的微风是生气,让人精神气爽;而强风则是煞气,易使人感冒生病。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在适宜的地方设置鱼池,可以带来财运的旺盛。
在郭璞之前,风水也有其他称呼,如形法、《宫宅地形》等。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指出,形法包括相地相形,也包括相人相畜。风水也被称作堪舆、青囊、青乌、相宅、地理等。
对于风水的定义,《辞海》中认为其是一种迷信,但在学者们的眼中,风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地理选址布局、景观评价等方面。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中指出:“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潘谷西教授则认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学者们发现自然界的超微离子和磁场对人体有正负影响。风水学在这一基础上研究地基、居所布局中的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需求。人的一生中,人体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敏感的反映。建筑风水学提倡将建筑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提供重要的保护。
高煜翔多年研究建筑生态风水学,他提倡辩证研究中国的易经。作为阴阳易辨派的创始人,他对于风水的研究和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在他的研究中,风水被看作是一种结合自然与人文、建筑与生态的学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空间。
风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涉及到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选址、布局和处理等方面。通过对风水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和谐与幸福。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