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过三朝的风俗习惯

侗族的“三朝”庆典:一场盛大的生命颂歌

在侗族的传统文化中,庆祝头胎子女出生的“三朝酒”,无疑是人生最为盛大的庆典。它不仅仅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更是侗族人对生命和家族繁荣的深深敬仰和祝福的象征。

所谓的“三朝酒”,就是在孩子出生后第三至十天之间的一个单日举办的庆典。无论婴儿是男孩还是女孩,侗族人都会热情款待宾客,全族欢庆,称之为“过三朝”。

在这一天,从上午的九、十点钟开始,喜庆的鞭炮声就会响起,客人陆续前来道喜。主要以女方的亲戚为主,他们不论路程远近,每家都会至少派出一名代表参加。特别的是,外祖父必须在日落后赶到,而其他宾客则需在中午之前到齐。

来宾参加“三朝酒”必须携带礼物,其中外祖母的礼物最为丰厚。除了猪肉、糯米、鸡蛋等日常用品,还包括侗布、侗棉、酸草鱼、银饰等。更为特别的是,外祖母还需要承担一半肉类和主粮的费用,其礼物常常超过数十担,场面颇为壮观。

庆典从中午开始,客人们先品尝甜酒鸡蛋,再喝油茶,然后才是午餐。午宴丰盛无比,而晚宴的规模则相对较小。侗族人的家族观念强烈,亲戚群庞大,因此“三朝酒”时,经常出现桶装盆盛、开“流水席”的场面。侗族人极好客,即使陌生人在“三朝酒”那天上门,他们也会笑脸相迎,决不拒绝。

按照侗族的习惯,在婴儿出生前,不能为其准备衣物;出生后,也只能先用柔软的旧衣裙包裹。只有到了“三朝酒”摆完,才能穿上新制的童装。“三朝酒”期间,女方亲戚特别是姨妈、舅妈等格外忙碌,为婴儿赶制衣物,并传抱婴儿,说些祝福的话。

酒宴过半时,会进行对唱“取名歌”的程序。男方男眷主动邀请女方女眷为婴儿取名,经过多轮唱和商讨后,最终由外祖母决定并宣布婴儿的名字。整个对唱过程,除了曲调固定外,其他都是即兴创作。

晚宴过后,所有来宾还会为婴儿弹唱琵琶歌,以示祝福。而“三朝酒”散后,女宾在回家时都会带一块或三块特制的肥肉,这是象征“三朝酒”丰盛的“串肉礼”。

次日,婴儿的母亲还会为闺中密友准备晚宴,分享喜悦,交流育儿经验。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侗族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祝福,也展现了他们热情好客、团结和谐的民族风情。

“过三朝”不仅是侗族庆祝新生命诞生的盛大庆典,更是他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