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4小时影院

核心特点与运营模式解读

定义概述:与全天候营业的便利店不同,"24小时影院"是一种特色电影院,其电影排映场次会延迟至零点以后,即所谓的“跨零点影院”。此类影院的最后一场电影散场时间通常会在次日凌晨1点左右。

目标群体分析:此类影院主要针对深夜加班族及喜爱夜生活的人群,为他们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填补了传统影院在夜间的排片空白。

上海首批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

历史背景:这家影院自1928年建立以来,就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美誉,并且是中国的首家宽银幕和立体声影院。

服务升级:在2019年,大光明电影院成为首批“24小时影院”,推出了午夜场次的电影,如23:10的场次。为了配套观影体验,还设有24小时的咖啡馆,并实施了安全监管和消费内循环措施。

国泰电影院:

历史背景:国泰电影院建于1930年,由著名的建筑大师邬达克设计,历来被归为上海的“四星级”影院。

运营调整:国泰电影院与大光明电影院同步启动了零点后的常态化排片,与夜间经济和文化消费结合的模式相得益彰。

其他城市的发展

苏州:在2021年4月,苏州大光明影城(观前街店)等三家影院也加入了“24小时影院”的行列。结合当地的“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这些影院推出了各种主题活动及优惠套票,进一步激发了市民的夜间观影热情。

社会与经济意义

这类“24小时影院”通过延长营业时间,不仅丰富了城市的夜文化内容,更成为夜间经济的重要载体。起初,它们以试点形式运营,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加场次,最终形成了可持续的夜间消费场景,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