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手串的这些小知识你都懂

     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将猎物的骨头,通过人工钻眼,将其穿成串,挂在脖子上或者是手腕和脚腕上。刚开始并不是出于好看的需要,而是与当时人们的信仰和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等密切相关。人类祖先正是从驱避邪神恶魔、寄托神圣信仰的角度来广泛使用各种珠饰,并逐渐形成了灿烂的珠饰文化。
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爱美,有用璎珞矍条缠身的风尚,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后世佛珠的使用。
学术界一般认为,汉哀帝时,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还有一部分人说,从此汉明帝永平十年,遣郎中蔡惜到天竺求佛法,以白马负经而归,从此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但是,两处记载均未提到佛珠。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异域来华僧侣逐渐增多。最著名的高僧是佛图澄和鸠摩罗什。后魏杨炫之曾在《洛阳伽蓝记》中说:“时佛法经像,盛于洛阳,外国沙门,三千余人。”异域来华僧侣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僧侣都携带佛珠。
延至隋唐,由唐代天竺僧人阿地瞿多翻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翻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翻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翻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等记载有关佛珠的佛教经典,被广泛传译。另外,中土所撰书中对佛珠的记载,此时也屡见不鲜。例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续高僧传.道绰传》中也载:“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敦煌曲子词《禅门十二时》也称:“日入酉,观身知不久。念念不离心,数珠恒在手。”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现今藏于云南昆明市郊筇竹寺保存完好的唐太宗贞观20年(公元618年)所造的五百罗汉像,其中有些就手持佛珠,有些则项挂佛珠。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人们使用佛珠已经司空见惯,不再是个别现象,佛珠已经普遍流传开来。
佛珠的组成:
佛珠通常是由母珠、子珠、隔珠、弟子珠、记子留和终绳与装饰物组合而成的。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一般只有一颗,也有两颗的。
子珠是指佛珠上除了母珠以外的比较小的珠子,一般其材质相同,也有将不同的材质但是大小一致的珠子串在一起的。常见的有18颗、21颗、108颗。
隔珠又称作间隔珠,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选用的隔珠要比子珠稍大,一般只有1颗或者3颗。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一些,一般以10颗或20颗居多,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10颗为一小串。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编成“中国结”来代替,主要是为了防止弟子珠滑落。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